2023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9月17日专为备考2023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第三段作者推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能说明该推断的一项是()
- A:当时已有写在竹木上的文字,只是质地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
- B:彩陶上的花纹虽然简单,但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 C:彩陶上所画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初步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
- D:彩陶上的花纹说明当时己用顾料和柔软性的笔,某些刻画已具有文字的性质
答 案:D
解 析:联系上下文可知,作者根据彩陶上精巧的绘画推出,应该有柔软性的笔,并由此推出,“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并指出彩陶的花纹不是字。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增强社会各方面对药品价格的监管力度,国家将健全并建立药品市场价格监测管理制度。
- B:目前用于工业煤代油的燃烧技术,主要有水煤浆技术、煤气化技术和粉煤燃烧。
- C:在中华恐龙公园内,设计者充分运用声光、影视成像、卡通动画、多媒体网络等展示手段,将“博物馆”与“游乐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D:春节期间,上海的蔬菜礼品篮不仅价格实惠,外观也很漂亮,一般在10元至20元之间。
答 案:C
解 析:A项逻辑顺序错误,应将“健全”与“建立”互换位置;B项“粉煤燃烧”后应加“技术”;D项应先说外观漂亮,后说“价格实惠”,以与最后的分句保持连贯。
3、依次填入句中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四世同堂》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它忠实地体现了老舍先生作品的(),浓郁而亲切的()人情气息弥漫始终,它记述了历史,同时又记述了北平的(),北平人及他们的思绪、感情和生活。这种深沉、朴实的(),是与导演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分不开的。
- A:风格;风俗;风光;情调
- B:风采;风物;风俗;格调
- C:风格;风土;风情;格调
- D:风貌;风俗;风景;情调
答 案:C
解 析:此类试题可以用“定位排除法”来做。“风格”“风俗”“风光”“风采”“风物”“风土”“风情”“风貌”“风景”都只是一宇之差,但意义都大不相同。“风格”主要指作家的写作作风。“风俗”表特定区城、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风光”指风景、景物或名胜风景。“风采”指美好的仪表举止、神采。“风物”指一个地方特有的风光景物。“风土”指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等。“风情”指风土人情。“风貌”的意思是风采、特征与外貌。“风景"指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格调”指的是作品的艺术风格。“情调”指情趣格调。所以应选C项。
主观题
1、“董生勉乎哉”是什么意思?第一二段都用这句话作结尾,其寄托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 案:“董生勉乎哉”意为:董生你努力吧!第一段:希望董生到燕赵之地后有人欣赏他、重用他,表达的是祝愿之情;第二段:担心燕赵之地风俗变化,民风不古,无人赏识董生,表达的是忧虑之情。
2、第一段括号中的句子与下文哪句相呼应?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精神上伟大两人与平庸之人在心的境界上的本质区别。
答 案:(1)一切精神上的伟人,包括伟大的圣徒、哲人、诗人,皆通过信仰、沉思或体验而与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种沟通,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超越自然的单纯。(2)伟人是丰富的单纯,庸人是贫乏的复杂。
3、第一段文字主要采用了()论证法和()论证法。
答 案:举例;引用
写作题
1、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答 案:略
2、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3、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
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答 案:根据要求进行写作,言之有理即可。
简答题
1、文中括号中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案:(1)比喻(2)形象表现出母亲对子女的重要意义,真切表达了作者对失去母亲的忧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