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8月20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 )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 A:人生观
- B:价值观
- C:世界观
- D:信仰
答 案:A
解 析: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2、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
- A:真诚、宽容、和谐
- B:细致、热情、敬业
- C:忠诚、审慎、勤勉
- D:科学、自由、民主
答 案:C
解 析: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审慎、勤勉。
3、当同时面临两种各自既有利、又有弊的选择时,个体体验到的是:
- A:双趋冲突
- B:趋避冲突
- C:双避冲突
- D:双重趋避冲突
答 案:D
4、反射是指()。
- A: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 B: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神经通路
- C:把活动的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 D: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答 案:D
5、关于职业化管理,正确的说法是( )。
- A:职业化管理是一种主要靠直觉和灵活应变来从事职业活动的管理方式
- B:职业化管理是一种以绩效结果为导向而不再强调过程管理的管理方式
- C:职业化管理要求员工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
- D:职业化管理十分注重人性化的需要,而不是一味强调僵硬标准的管理
答 案:C
6、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 )
- A:默读语言
- B:外部言语
- C:内部言语
- D:背诵言语
答 案:C
7、在MMPI的566题版中,Q量表原始得分不能超过( )。
- A:8分
- B:10分
- C:22 分
- D:30 分
答 案:D
解 析:Q是疑问量表,对问题毫无反应及对“是”和“否”都进行反应的项目总数,或称“无回答”的得分。若在566题版中原始分超过30分,399题版本中超过22分,则提临床量表不可信。
8、脑干包括( )。
- A:桥脑、下丘脑和中脑
- B:延脑、中脑和下丘脑
- C:延脑、桥脑和中脑
- D:桥脑、丘脑和下丘脑
答 案:C
多选题
1、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3、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4、家庭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机制包括( )。
- A:性别期待
- B:性别认同
- C:性别模仿
- D:性别矫正
答 案:ABC
解 析: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 婴儿出生起,双亲已按其不同的性别加以培养教育,例如对衣着、玩具、说话方式、行为表现等方面,双亲对男婴与女婴的要求是不同的;同时婴儿的性别认同亦是不一样的:女婴模仿母亲,男婴模仿父亲。
5、示范法包括()。
- A:生活示范
- B:象征性示范
- C:角色扮演
- D:内隐示范
答 案:ABCD
6、弗洛姆认为,可以通过__实现积极地自由()
- A:发展社会兴趣
- B:有意义的工作
- C:创造性的爱
- D:不断自我完善
答 案:BC
7、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 )。
- A:系统脱敏法
- B:自我管理技术
- C:厌恶疗法
- D:合理情绪想象
答 案:ABC
解 析: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 自信心训练、厌恶疗法、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