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6月4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在一项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组他人的面部照片,照片被呈现的次数不同。结果发现,照片呈现的次数越多,被试越喜欢,这说明人际吸引受()的影响。
- A:熟悉
- B:相似
- C:邻近
- D:外貌
答 案:A
解 析: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且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的频率交往,人们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2、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 B:负相关
- C:无关
- D:部分相关
答 案:A
解 析: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
3、一位受测者在EPQ的E量表上的T分为30分,则其个性倾向为( )。
- A:典型外向
- B:典型内向
- C:倾向外 向
- D:倾向内向
答 案:B
4、测谎仪本质上属于一种( )。
- A:心电图
- B:生物反馈仪
- C:行为反映测量仪
- D:投射测量仪
答 案:C
解 析:行为反应测量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它的理论依据是,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其外在生理体征和外在行为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个体的身体距离、生理指标等来推测其内在态度。
5、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 )
- A:默读语言
- B:外部言语
- C:内部言语
- D:背诵言语
答 案:C
6、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儿童早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
- A:内疚感
- B:自卑感
- C:孤独感
- D:停滞感
答 案:A
7、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 A:冯特和铁钦纳
- B:杜威和安吉尔
- C:华生
- D:维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
答 案:C
8、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 B: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 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答 案:D
多选题
1、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3、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4、心理咨询的任务,是帮助求助者()。
- A: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 B: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 C: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 D:学会理解他人
答 案:ABCD
5、心理评估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 )
- A:原因分析
- B:心理干预措施
- C:咨询目标
- D:心理问题性质
答 案:AD
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断完善自己,发挥最大潜能的需要属于()。
- A:原始需要
- B:生长性需要
- C:高级需要
- D:缺失性需要
答 案:BC
解 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含了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低层次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因而这些需要又称为生长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所以也是生长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发挥最大潜能的需要属于生长性需要,高级需要。
7、会谈中不恰当的提问方式包括()。
- A:修饰性反问
- B:责备性问题
- C:多重问题
- D:开放性发问
答 案:ABC
解 析:凯利曾经把临床会谈中的问题做过相应的归类,其中可能在会谈中出现的一类问题是提问的方式不恰当,包括:①“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是有强烈暗示性的,因为它明显地要求助者说明理由,暗示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②多重选择性问题。比如“你有什么感觉,是沮丧还是生气?”“上星期日你是离开家还是在家里待着?”,等等。③多重问题。如:“你认为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怎样呢?”或者,“他的父亲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呢?你本人又是怎样做这件事的?”④修饰性反问(rhetoricalquestions)。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⑤责备性问题。这是以反问形式责备求助者。⑥解释性问题。这是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而不是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关于如何提问的问题,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对待,因为它直接影响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在咨询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以促进求助者充分地表述自我,也可以适当结合一些封闭式提问的方式方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