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4月23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感觉属信息的( )。
- A:输入和登记
- B:储存
- C:编码和选择
- D:提取
答 案:A
解 析:认知心理学通过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 人的认知活动。感觉是信息的输人和登记。
2、个体心理发展的首个加速期是()。
- A:婴幼儿
- B:童年期
- C:少年期
- D:青年期
答 案:A
解 析: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为平稳发展期,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
3、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系最不密切的概念是( )。
- A:存在主义
- B:自我实现
- C:人的尊严
- D:观察学习
答 案:D
解 析:观察学习是班杜拉提出的,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概念,属于新行为主义的范畴。 存在主义、人的尊严、自我实现三个概念和人本主义密切相关。
4、同样亮的两张灰色纸分别放在黑色纸和白色纸上,看起来它的亮度不一样了,这种现象叫()。
- A:感觉适应
- B:感觉后像
- C:感觉对比
- D:联觉
答 案:C
5、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 A: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 B: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
- C:获得了守恒概念
- D:思维具有可逆性
答 案:D
解 析: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2~6、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其中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在这个阶段,儿童获取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大概在9~12个月)。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主要特征是将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主要特征是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这个阶段的认知水平处于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使形式从具体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其认知活动达到了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6、个体的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 )社会化为条件的。
- A:性别
- B:语言
- C:道德
- D:符号
答 案:B
解 析: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7、第一反抗期发生的时间大约是()。
- A:1~2岁
- B:3~4岁
- C:7~8岁
- D:13~14岁
答 案:B
解 析: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这一时期的幼儿表现为逐渐拉开与母亲的距离,他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展,从对母亲的全面依赖状态,向一定程度的自立发展,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已做”,对父母的帮助、指示、阻止总要用“不”来反抗。相对应的初中少年(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也可以提前在小学高年级,或延迟到高中初期发生)则进入第二反抗期,这一时期表现为:①硬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②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③反抗的迁移,有时也迁怒于其他成人。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
8、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
- A:防御机制
- B:动机冲突
- C:性的冲突
- D:克制能力
答 案:C
多选题
1、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2、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3、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4、任何测量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 )。
- A:事物
- B:单位
- C:法则
- D:参照点
答 案:BD
解 析:任何测量必须具备的两个要素,即参照点和单位。
5、共情的同义词包括( )。
- A:同理心
- B:神入
- C:通情达理
- D:移情
答 案:ABC
解 析:共情又称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和设身处地。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 B:言语是一种心理活动
- C:言语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
- D:言语要借助语言实现
答 案:ABD
7、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应是( )。
- A:积极
- B:具体或量化
- C:有效
- D:求助者可接受
答 案:ACD
解 析: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可有以下几条:①求助者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②有效:针对心理问题,对求助者有帮助;③积极:对改变求助者态度有积极作用。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