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9月29日专为备考2023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2、老年人的食物加工应以清蒸和煸炒、而少用炖煮和油炸为好。( )
答 案:错
解 析:暂无
3、位居平衡膳食宝塔第四层的食物是奶类及奶制品。( )
答 案:错
解 析:暂无
4、检验尿液的营养素及其代谢产物是重要的营养状况评价手段。( )
答 案:对
单选题
1、平衡膳食宝塔中( )位于底层。
- A:谷类食物
- B:油脂类食物
- C:蔬菜
- D:水果
答 案:A
2、生物学价值最高的蛋白质存在于下列哪项食物中( )。
- A:谷类
- B:肉类
- C:奶类
- D:蛋类
答 案:D
3、下列不是WHO推荐选用皮褶厚度的测量点为()。
- A:肩峰
- B:肩胛下角
- C:肱三头肌
- D:脐旁
答 案:A
解 析:WHO推荐选用肩胛下角、肱三头肌和脐旁三个测量点。
4、( )具有降低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功能。
- A:维生素B1
- B:维生素B2
- C:维生素B6
- D:维生素B12
答 案:C
多选题
1、针对缺铁性贫血,膳食干预中应多补充()。
- A:畜禽鱼肉类食品
- B:黄绿色蔬菜
- C: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 D:动物的全血与肝脏
- E:柑橘类水果
答 案:AD
2、在应用膳食平衡宝塔进行膳食结构评价时应注意()。
- A:奶制品和豆制品需要进行折算后才能相加
- B:每天必须严格遵守平衡膳食宝塔的数量和比例摄取食物
- C:只要能满足平衡膳食宝塔的总量就可以,不必考虑三餐分配问题
- D:食物的选择因人因地而异,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 E:只要经常遵循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就可以
答 案:ADE
3、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包括()。
- A:皮肤红润
- B:疲乏无力
- C:食欲旺盛
- D:免疫力下降
- E:血红蛋白减少
答 案:BDE
4、测量皮褶厚度的意义包括()。
- A:反映机体营养状况,与体重密切相关
- B:是衡量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
- C:反映人体皮下脂肪含量,与全身脂肪含量无关
- D:与人体皮下脂肪的分布无关
- E:反映机体肌肉的发育状况
答 案:BE
简答题
1、怎样应用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评价被调查者的膳食模式?
答 案:膳食结构是指各类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根据膳食中动物性、植物性食物所占不同比重,以及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作为划分膳食结构的标准,可以将世界不同地区的膳食结构分为: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和地中海膳食结构。(1)膳食结构的分析根据被调查者24h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五类食物,即谷类,蔬菜和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类和豆类,以及油脂类食物的摄入量。然后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的理想膳食模式进行比较,对被调查者的膳食结构进行分析评价。
(2)膳食结构评价的依据与方法
①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②评价方法:根据24h膳食调查结果将食物按9类进行分类,统计各类食物的摄入总量。将被调查者的劳动强度按低、中、高的不同水平与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不同能量膳食的各类食物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各类食物摄入量是否满足人体需要。
2、请简述食谱的综合评价内容。
答 案:(1)食谱的能量和营养素计算。如以前学习的食谱能量和营养素计算食谱评价的最基本方法,计算完成后应与参考摄入量或营养目标比较。检查是否达到要求。首先是能量是否达到目标要求。(2)食物种类和比例。另外最常用的评价是食物品种和数量是否足够,食谱中所含五大类食物是否齐全,是否做到了食物种类多样化、各类食物的量是否充足?
(3)三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是否适宜?动物脂肪是否过量?
(4)蛋白质来源分布或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比例是否恰当?其他主要微量营养素来源如何?
(5)三餐能量摄入分配是否合理,早餐是否保证了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
(6)烹饪方法是否合适,营养损失和数量损失率较少甚至最少为好。
3、请简述专项调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答 案:(1)相关性。即表格中所有的问题都应与调查研究的主题有关,否则会产生大量的无效信息,干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2)客观性。即所有的问题都不允许带有调查者的某种主观倾向和暗示,应能够让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回答。(3)适宜性。即表格所设计的问题的内容、用语均能为被调查者接受和理解,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来提问,要通俗易懂。
(4)全面性。即表格问题的设计应完全对应于研究框架,各个变量的选择准确且无缺失,所有需要在调查中了解的信息都要在调查表中反映出来。同时,在封闭性问题中给出的答案应包括所有的可能回答。
(5)设计合理性。表格中一个问题转到另一个问题时,应注意逻辑关系。询问的问题应从一般到个别、从容易到困难。
(6)可比性。如果想将本调查与其他调查结果相比较,应该考虑其他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是否与表格中的问题相呼应。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