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全国导游基础知识》9月21日专为备考2023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体现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
答 案:对
解 析: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在广泛吸收香港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乐山大佛》这首七绝诗的作者是冯雪峰。
答 案:错
3、皇帝的母亲和姑母依次称为皇太后、大长公主。()
答 案:对
4、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北宋陵位于河南开封。
答 案:错
解 析: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北宋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北宋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虏后囚死漠北外,均葬于此处,共七帝八陵(包括赵匡胤父亲赵宏殷墓)。
5、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
答 案:对
解 析:英语是新加坡的行政、商务和技术语言,国语为马来语。
单选题
1、壮族素有()的美誉
- A:铜鼓之乡
- B:孔雀之乡
- C:软玉之乡
- D:鱼米之乡
答 案:A
解 析:铜鼓是壮族极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之一。
2、站在杭州白堤垂柳下观赏远景时,西湖美景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超来,这就是造园手法中的()。
- A:抑景
- B:框景
- C:昔景
- D:添景
答 案:D
解 析:添景就是指风景点在远方。有时为了避免景物过于单薄,造园者总会采取添景的方式增加近景或过渡景观,取花木、取乔木,都是一种添景的方式。
3、我国已确立的中国文化遗产日是()。
- A:每年5月第二周的周日
- B:每年8月第三周的周六
- C:每年6月第二周的周六
- D:每年9月第二周的周六
答 案:C
解 析: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于2005年12月确立。
4、端午节的起源,最为广泛的说法是()。
- A:纪念屈原
- B:源于腊祭
- C:源于赛龙舟
- D:源于避五毒的活动
答 案:A
解 析: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 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5、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中尾联“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运用()的角度,用函谷关小如泥丸来反衬嘉峪关的雄伟。
- A:俯瞰
- B:仰视
- C:平视
- D:近视
答 案:A
解 析: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中尾联“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运用了俯瞰的角度以及夸张的手法,用函谷关小如泥丸来反衬嘉峪关的雄伟。
多选题
1、清代宫廷菜是在三种各具特色的风味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是()。
- A:山东风味
- B:四川风味
- C:苏杭风味
- D:满族风味
- E:维吾尔族风味
答 案:ACD
解 析:清代宫廷菜主要是在山东风味、满族风味和苏杭风味这三种各具特色的风味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是()。
- A:腊八节
- B:春节
- C:元宵节
- D:端午节
- E:中秋节
答 案:BDE
解 析: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是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3、黎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
- A:鼻箫
- B:“竹竿舞”
- C:纺染织绣技艺
- D:“打柴舞”
- E:“三月三”节日
答 案:CDE
4、《游武夷》一诗的作者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的()。
- A:剧作家
- B:小说家
- C:散文家
- D:诗人
- E: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答 案:BCDE
解 析: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后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5、富春江沿江名胜古迹有()。
- A:三国胜迹
- B:屈原故里
- C:严子陵钓台
- D:鹤山
- E:天子冈
答 案:CDE
解 析:富春江两岸重山复岭,环抱屏峙,沿江有鹳山、天子冈、桐君山、瑶琳洞、严子陵钓台、葫芦瀑布等名胜古迹。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