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8月22日专为备考2023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在健康信念模式中,是否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与下列5个因素有关:感知疾病的威胁,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自我效能,社会人口学因素和提示因素。这些因素均可作为预测健康行为发生与否的因素。()
答 案:对
解 析:
2、我国目前制订卫生要求中,熏烤食品中BP含量不应超过10μg/kg。()
答 案:错
解 析:我国目前制订卫生要求中,熏烤食品中BP含量不应超过5μg/kg。
3、IIU维生素A=6μgβ-胡萝卜素。()
答 案:错
解 析:视黄醇当量、视黄醇、β-胡萝卜素的换上关系如下:1μg视黄醇当量=1μg视黄醇或6μgβ-胡萝卜素;IIU维生素A=0.3μg视黄醇当量=0.3μg视黄醇;1μgβ-胡萝卜素=0.167μg视黄醇当量=0.556IU维生素A。
单选题
1、下列植物性食物含微量元素硒较多的是()。
- A:胡萝卜
- B:南瓜
- C:萝卜
- D:大蒜
答 案:D
解 析:硒的含量以大蒜、芋头、洋葱、马铃薯等为最高。
2、下列真菌毒素中毒后引起步态不稳、形似醉酒的是()。
- A:T-2毒素
- B:展青霉素
- C:赤霉病麦毒素
- D: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叫呕吐毒素
答 案:C
解 析:赤霉病麦毒素中毒表现为:头昏、恶心、胃部不适、有烧灼感、呕吐、乏力,少数有腹痛、腹泻、颜面潮红。重者出现呼吸、脉搏、血压不稳,四肢酸软,步态不稳似醉酒。一般停止食用病麦后1~2天,即可恢复。
3、幼儿膳食中,蛋白质和脂肪供给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
- A:蛋白质18%~20%,脂肪30%~35%
- B:蛋白质l5%~l8%,脂肪25%~30%
- C:蛋白质12%~15%,脂肪25%~30%
- D:蛋白质12%~15%,脂肪30%~35%
答 案:D
解 析:幼儿膳食蛋白质、脂肪供给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12%~15%、30%~35%。
多选题
1、粮豆在农田生长期和收割时混杂的有毒植物种子包括()。
- A:麦角
- B:毒麦
- C:菜籽
- D:苍耳子
- E:麦仙翁籽
答 案:ABDE
2、下列属于我国居民传统的膳食结构特点的是()。
- A:高碳水化合物
- B:高膳食纤维
- C:低动物脂肪
- D:低盐
- E:奶摄人量较高
答 案:ABC
3、评价食物蛋白质利用率常用的指标包括()。
- A:蛋白质真消化率
- B:蛋白质消化率
- C:蛋白质功效比值
- D:生物价
- E:氨基酸评分
答 案:CDE
解 析:衡量食物蛋白质利用率常用的指标有:
①生物价(BV):是表示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
②蛋白质净利用率(NPU):是把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结合起来,因此更全面地反映了食物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
③蛋白质功效比值(PER):是用生长实验的方法反映食物蛋白质利用率的指标,被广泛用于婴幼儿食品中蛋白质的评价;
④氨基酸评分(AAS)和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通过测定,发现蛋白质的限制性氨基酸,然后计算其与参考蛋白或推荐的氨基酸评分模式中相应的必需氨基酸的比值。
主观题
1、组织
答 案:所谓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2、必需氨基酸:
答 案: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3、糖尿病
答 案: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
简答题
1、简述食物中毒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答 案:(1)食物中毒类型调查。首先要确定疾病的发生是否是食物中毒,如果是食物中毒,就要确定属于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为此要进行三方面的工作,即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2)有毒食品调查。在食物中毒调查中调查并确定有毒食品时进行食物中毒的诊断和处理即为重要的环节,初步确定可疑有毒食品后,应迅速采集样品送检,以检验出有毒物质或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情况。(3)中毒原因调查。中毒原因调查是指对可疑有毒食品的来源、被污染的环节、运转的途径以及造成中毒的条件等情况的调查。一般是以发生中毒的单位为起点,按照食品的来源途径进行追溯调查。(4)中毒患者个案调查。中毒患者个案调查是对中毒者的一般情况、进食有毒食品情况、发病情况和症状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和病程愈后等情况进行调查,一般采用调查表形式,并进行所有中毒者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
2、新陈代谢
答 案:新陈代谢是指各种物质在生物体内所经历的一切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也可泛指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3、效果
答 案:效果是指各种改善措施对营养健康状况的改善,以及产生行为和生理变化的效果,如知识提高、观念转变、行为和能力改变,营养不良发病率降低,死亡率的变化及儿童生长发育改善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