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7月3日专为备考2023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建议正常人每天摄人鸡蛋的量不要超过1个。()
答 案:对
解 析:蛋类含胆固醇相当高,一般每天不超过一个为好。
2、杂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豆。()
答 案:错
解 析:杂豆中蛋白质含量低于大豆。
3、基础代谢率与体重成正比。()
答 案:错
解 析:基础代谢率的高低与体重并不成比例关系,而与体表面积基本上成正比。
单选题
1、人体常量元素有()种。
- A:11
- B:9
- C:7
- D:6
答 案:A
解 析:人的常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硫、磷、氯、钙、钾、钠、镁等11种。常量元素是指在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0.01%以上的元素,这类元素在体内所占比例较大,有机体需要量较多。
2、对脑和视网膜发育有重要作用的脂肪酸为()。
- A: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
- B:花生四烯酸和软脂酸
- C: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软脂酸
- D: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答 案:D
解 析:孕20周开始,胎儿脑细胞分裂加速,作为脑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分的磷脂增加是脑细胞分裂加速的前提,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RA,n-6)、二十二碳六烯酸(DHA,n-3)为脑磷脂合成所必需。
3、衡量食不过量的最好的指标为()。
- A:能量的推荐摄入
- B:体重
- C:高血脂的发生率
- D:糖尿病的发病率
答 案:B
解 析:体重主要由能量的摄取和消耗两种因素维持,即维持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动态平衡是体重稳定的基本条件。如果摄取的食物过多,即摄入的能量过剩,在体内多余的能量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导致体内脂肪的增加。所以体重是衡量食不过量的最好的指标。
多选题
1、下列属于公共营养师沟通能力培养的标准有()。
- A:在各种场合用各种媒体有效表达自己
- B:在膳食调查评估指导营养教育中表现出沟通的技能
- C:培养高尚的职业标准
- D:具有清晰准确逻辑的书写能力
答 案:ABD
2、评价一个人营养状况的理想方法是把()等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 A:运动能力
- B:生化检验
- C:体格测量
- D:临床观察
- E:膳食评价
答 案:BCDE
3、下列对酒的风味、香型、色泽、口感等直接相关的成分有()。
- A:醛
- B:醇
- C:酯
- D:有机酸
- E:酚类
答 案:ABCDE
主观题
1、糖尿病
答 案: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
2、系统
答 案: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3、组织
答 案:所谓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简答题
1、青春期及青春前期是生长发育的另一个高峰,因此,青少年钙的适宜摄入量应是( )mg/日。
答 案:1000
解 析:青春前期及青春期正值生长突增高峰期,为了满足突增高峰的需要,11~18岁青少年钙的适宜摄入量为1000mg/日。
2、简述怀孕早期的膳食要点。
答 案:(1)按照孕妇的喜好,选择促进食欲的食物。(2)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呕吐,如粥、面包干等。(3)想吃就吃,少食多餐。(4)为防止酮体对胎儿早期脑发育的不良影响,孕妇完全不能进食时,应静脉补充至少150g葡萄糖。
3、某幼儿,女,3岁,出生体重3.0kg,出生身长52cm,目前体重14kg,目前身长95cm。做出对其营养需要的估计,并设计该幼儿的一日食谱。
答 案:(1)确定幼儿能量及各类营养素需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3岁儿童每天能量的RNI为1300kcal,蛋白质的RNI为45g,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30%~35%,钙、铁的AI每天分别为600mg、12mg,碘、锌的RNI每天分别为50μg、9mg。维生素A、D、B1、B2、C的RNI分别为600μgRE、10μg、0.6mg、0.6mg、60mg。脂肪=能量×脂肪占总能量百分比÷脂肪的产能系数=1300×35%÷9=50.69碳水化合物=(能量-蛋白质提供能量-脂肪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产能系数=(1300-45×4-1300×35%)÷4=166.3g
(2)确定餐次及比例
幼儿可分为三餐三点制,早餐、早点、午餐、午点及晚餐、晚点分别占25%~30%,40%,30%~35%。
(3)设计食谱
根据能量、宏量营养素供给量及餐次比例用营养计算软件设计一日食谱,如下表:幼儿一日食谱
(4)食谱营养成分计算
对食谱的营养成分进行计算,结果如下表:膳食营养素摄入量
餐次能量比例和宏量营养素功能比
(5)食谱营养素差距检查
参考3岁儿童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该食谱提供的能量及三大宏量营养素基本符合要求,三餐所占的能量比例适宜,锌摄入量偏低,应注意海产品等含锌丰富食物的摄入。
精彩评论